欢迎来到芜湖市镜湖小学网站
三年高中怎样“读”过?
人的一生最集中的读书时间在学生时代,高中三年又是读书的关键期,应该怎样“读”过,回首往事时,才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才能为将来留下一份无悔的记忆?本版约请了六位刚刚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校门的“过来人”,希望他们对自己高中三年读书历程的梳理和总结,能给在校的高中生一些读书、读自己、读人生的启发…… 

                                        ——编者 

我读故我在 重庆一中清华大学 青思羽 

  读书别带有太强的功利性,不同的书能带给你不同的收获。 

  我从高一开始接触哲学。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本满足不了我对哲学的兴趣,于是我便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如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高二后期我则主要阅读哲学小说,如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哲学思想,甚至不敢说自己已经读懂了每一本哲学书籍或者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但至少,通过阅读,我学会了思考。沿着古今中外一个个思想家曾经走过的思想轨迹,我可以去触摸他们拥有过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位哲人说过:“我思故我在。”从阅读中体会到存在的感受,也是我看哲学书籍时的乐趣。 

  如果说阅读哲学书是进行智力的体操,那么读中外大家的散文与小说则是对心灵的愉悦。在中国现代的作家中,我比较推崇的是鲁迅、老舍、钱钟书、沈从文和季羡林。读鲁迅,读的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读的是那傲然于世的正直与勇气;读老舍,读的是那地地道道的京腔京韵,读的是蕴涵于平实笔墨中的浓浓乡情;读钱钟书,读的是一种饱经世事的苍凉,读的是藏而不露的幽默;读沈从文,读的是一篇诗意的童话,读的是湘西纯朴的民风……而国外的作者,我更青睐魔幻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马尔克斯和意识流派作家——普鲁斯特,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体会到了另外的一种对真实的表现。至于当代的作家,我比较喜欢的是周国平和米兰·昆德拉:前者的《守望的距离》、《安静》和《朝圣的道路》三部散文是对生存智慧的人性化探讨,是这个浮躁的社会的终极关爱;后者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慢》和《不朽》则是对人性回归的呼喊,对扼杀人性行为的抗争。 

  再有就是诗歌。我比较喜欢古诗,因此平时看的也主要是《诗经》、唐诗和宋词。至于近现代的作品,我喜欢的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那种清新的风格和朴实的文字能给我的心灵以抚慰。 

  课外读书的另一大内容,是休闲类的图书。我从小学就开始阅读科幻作品,高中时也延续了这种爱好,经常看看《科幻世界》等科幻类期刊。对于我们理科生,多阅读这类书籍可以使我们对我们日常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西方近代的魔幻类书籍是我的另一大嗜好,特别是英国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我佩服作者那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对宏大结构的把握和控制能力,特别当他为了《魔戒》系列的完整性而独创出一种语言时,我对这位异国作家就更为崇敬了。 

  另外一类书籍则是科普图书。《完美的对称》是一本涉及碳的同素异形体的作品,揭示了对这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发现的研究的全过程;《时间简史》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大门,对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探索使我深深地陶醉于物理学的世界;《暗淡蓝点》则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虑…… 

  有时我也看一些老师不太喜欢我们看的书,即同学们常说的“地下书”,比如《体坛周报》等体育类报刊,了解一下每周的体育动态,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态。自从姚明登陆NBA之后,我也开始对篮球新闻格外关注,于是我也会读一些如《灌篮》之类的篮球类月刊,扩充自己的篮球知识,从而对乔丹、科比等NBA巨星有了更深一步地认识,也更增加了我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日本的卡通和漫画在我们学校非常流行,我也对此颇感兴趣,其中一些漫画中所弘扬的正义、友情和坚强意志也得到了我的认可。但我认为看漫画书只能当作一种休闲,如果因为在应该学习的时间去看漫画书,既耗费精力又浪费时间,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 

  或许现在有的同学读书很功利,总想着读了一本书就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其实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大量的书其实并不见得对学习有直接的帮助,但我们仍然应该去阅读。比如,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不可能帮助我们取得高考中的高分,但是,它能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对现实的描绘;老舍文章中平实而朴素的白描写法不可能帮助我们赢取阅卷场上考官的青睐,但是,它让我们懂得热烈的情感原来可以有这样含蓄的表达;流行的时尚原来不过是大众的一种心态,体育的世界中还有如此多的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如果以功利目的判断读书的内容,那么大量的经典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天堂的秘密 北京101中学-北京理工大学 潘然 

  那些遗失在圆明园青草间的岁月,是我蹒跚学步的脚印,是我身体里的血液。我感谢它们,高中三年是它们陪伴我一步步走来,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是它们给了我些许的温暖。 

  我曾经很喜欢抱本书坐到圆明园里去。因为它的距离。经常是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就能看到满坑满谷压树的桃花,飞扬的柳絮,还有一点点专属北京的沙尘。 

  因为它的大气。可以随便捡一个角落就是人迹罕至,就是只有流水醒着风醒着自己醒着的天堂。 

  因为它的落魄。因为它的死气沉沉、残垣断壁。因为它大势已去的颓败。因为它已失却了青春只余尊严的沉默。 

  第一次去时拿的是当时还不出名的《尘埃落定》。在那之前,我还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把一部编年史一样的东西写得这般活色生香,楚楚动人。 

  一片罂粟地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丰收的秋季也可以是一个世界。阿来的文字像是在陈年的血色、古旧的银器中浸泡了很久,拎出来晃一晃都是陈旧的风。如一柱光线穿过经年的寂静幽暗猛然闯进一间房,房的地是嘎嘎作响又被大地呵出的气烤热的木头,墙角有蛛网、不知名的飞虫,而那些一路落不定的尘埃就在光线里干燥地起舞。 

  阿来的语言是站着的。比如他写阳光。“这是一个阳光明亮的下午。一串风一样刮来的马蹄声使人立即就精神起来。一线线阳光也变成了绷紧的弓弦。” 

  比如他形容土司家迎客。“大卷的红地毯从楼上,顺着楼梯滚下来……地毯不长不短,刚好铺到客人脚前。” 

  再比如书的结尾写到麦其土司死亡之前,有这么一段:“我对他们说我就要死了……我看见麦其土司的精灵已经变成一股旋风飞到天上,剩下的尘埃落下来,融入大地。我的时候就要到了。我当了一辈子傻子,现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 

  我在圆明园干燥的午后一遍一遍地翻看这本书,心里丝毫没有阿来文字中的波澜不惊。我觉得自己就像土司的女儿,要远嫁到天边了,要一生一世再也不可以回来了。我觉得自己被汹涌的感情淹没了。最近电视里正在播改编的《尘埃落定》。感觉不好。没有一个细节超越阿来文字中的魅力。 

  脱离了阿来的沉重以后,我带去的书就比较杂了。经常是抓住一本书就埋头苦读。那段时间,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那个自己在迅速地脱胎换骨,由瘦弱不堪变得丰盈饱满,可以看到风吹,闻到花香,在纸间轻而易举地构筑起一个世界。 

  彼时,给我印象至深的是苏童与王小波。有评论家说苏童像是一株南方的阔叶植物,展开着肥厚宽大的叶子,枝叶交错,自由而散漫,时常还是水淋淋的,散发着植物在夏天里辛辣的气息。而我觉得苏童更像是梵高用喧嚣的色彩构筑起的后花园,亚热带浓烈的风情张扬流动,水气氤氲。 

  而王小波——尤其是他的《青铜时代》,作为每个人都应读一遍的作品——更像是时间岔路口的守护人。他的每一遍叙述都展示了一种不同的时间意象,使得每条岔路都无限地延展下去,通向远方。文字的技巧在他笔下,像是鸡蛋在马戏师手中一样运用自如。他聪明,他深刻,他讽刺,他指挥着一些冷幽默藏在字里行间,随时准备跳出来吓你一跳。 

  彼时还看过《西西弗的神话》、《局外人》、《小偷日记》。其实一直都算不上很喜欢法国人的东西,但这几本书却偏偏都是法国人写的。平时没事很少重温这些书,怕凭空给自己添几分忧郁。更喜欢慢慢反复看的还是德国古典派的东西,比如歌德、席勒、荷尔德林等人的东西。看这些老德国人的书有类似看老电影的感觉,书中贯穿着一种令人起敬的执著。 

  再后来看《悟空传》。算是很旧的一本书了。但就是喜欢看那猴子气宇轩昂地指天骂天指地骂地,看他对昔日的壮志未酬和五指山下五百年风雨寂寞耿耿于怀,看他为了尊严与梦想挥舞着铁棒杀上天宫,许多妖猴在他身后不屈不挠血流满山。 

  吴承恩没有写到的,今何在写到了,并且写得无比悲壮无比凄凉。 

  有时我想,十多年前玩闹时拖着一根树枝的旧时伙伴都到哪里去了呢?这十几年来我们背井离乡,异地求学,再没有闲暇想起小时无数次的梦想:“我若跳进去再出来,你们就要拜我为王。” 

  时光去了便决不再来。观音莲步轻移至五指山时,那只曾经无忧无虑的小猴子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甘愿戴上金箍西行,他的声音低不可闻:五百年来并无一个相好的来看我。 

  他的大智,就是他明白花果山外另有一番天地,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记忆不过是我们活着的凭据,遗忘也会不请自来,卷走一切无关痛痒的细软。我并不惧怕遗忘。一切总要成为过去,成为天堂才知道的秘密。 

草长莺飞的三年 重庆一中-重庆大学 谭奔 

  高中三年,课外书更多地充当了紧张学习的调剂品,而没有起到丰富自我认识和提高自我修养的作用。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失去中,我开始学着领悟人生,认清自我,认清现实。 

  前有老师“镇压”,后有父母管教,课外书仿佛成了过街的老鼠,夜啼的鸦雀。但是,由于升学和考试的压力,由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所特有的无穷精力和旺盛的好奇心,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和课外书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谊。 

  记得刚刚进校的时候,看着同住一个寝室的同志在看《鲁迅全集》、《浮士德》、《神曲》等很需要欣赏水平的书籍,便觉得自己和新同学比起来是那么不济。于是,第二天就急急忙忙跑到书店去,花掉很大一笔财产,抱回来一套《哲人咖啡屋》。于是,那段时间我常常当着室友的面,翻着这套我本来看不怎么明白的书,仅仅只是要让自己在读书方面有一点玄机,让新同学不至于一下就把自己看明白。或许,只是对一个陌生环境的未知而引起的恐惧,就促使着我用读书来作为自己的开门砖和挡箭牌。加之自己又不时的冒出一两句有点玄的话,在同寝室的同志们之间还就渐渐有了一点威信。就因为这奇怪的开场,新同学之间慢慢就有了一些话题,当然,读的书是经常没话找话时候的好引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成为了好朋友,于是,那些上文所提及的“大部头”就退下了它们的岗位,荣登高阁。后来我问同窗,他们却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都盼望着能用读书来显示自己的文化深度和底蕴,尽管他们也都不怎么喜欢看那些太费神的东西。 

  紧张的学习生活就在一天一天的日升和月落中展开了。高一的时候,由于有着“奥赛”高考加分和保送的政策,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卯足了劲要在赛场上面有所作为,毕竟,谁都想能获得不参加高考的特赦。于是闲暇的时间,就成了“奥赛”书籍的天下。每天除了完成作业,便是和”奥赛”打交道。那个时候,同学们都是从书店一驼一驼地扛书回来,谁“奥赛”搞得好,谁在班上的地位就要高些,甚至比每次考试后看自己的名次更成为了焦点。血气方刚的青年,谁也不愿意落在别人的后面,于是,看见谁谁谁买了一本书,就一窝蜂地去买回来看,唯恐自己比别人少看了一点而受到影响。班上用“奥赛”书筑起的书本长城,那叫一个壮观!推门进教室,只见书来不见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没日没夜地进行着这样的马拉松,难免会有心理的疲劳感出现,于是,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释放自己的机会——网络游戏开始盛行。 

  那时,介绍怪物,技能,魔法,升级,地图,宝物的书,成了当时我们的主流读物。大家相继购买,一方面自己看,一方面拿给别人传阅。一旦出了什么心得或是新的斗战技法,马上就有大批同学前去购买。一时间,大家的成绩明显下滑,但我们仗着时间还多,继续玩,继续看,不仅课余时间被游戏方面的书籍侵占一空,就连课堂上也敢和老师打游击。很多想学习的同学也禁不住诱惑加入了“游戏狂”的行列(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坚持着自己的看法,没有“入流”,而这部分同学多是有着自己独有而执着的追求,可惜是少数)。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同学的成绩自然是单调递减,有的同学身体健康程度则呈自由落体还是老师出面才制止了这样的风气。高二时,整个班才从游戏和游戏书的影响中抽离出来。 

  很快我们就被学校送到郊区进行封闭式学习。由于消息闭塞,同学们对报刊杂志的需求就大了起来。《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读者文摘》、《故事会》成了我们的座上客。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中,这些比较轻松的书籍给了我们精神喘息的机会。女同学们喜欢买一些时尚杂志,男同学们则喜欢那些介绍乔丹、科比、华莱士的精美杂志。一本书往往会在一天时间里穿过N多人的手,而书的预定也会排上很多的人。晚上在寝室里面悄悄地打着灯看,然后又在生活老师都睡了以后,悄悄地溜出宿舍门还书、换书,经常有惊险的场面出现,很是有趣。 

  到了高三上学期,我们的课外读物变成了更轻松的武侠、科幻和漫画。每次武侠出了新的版本,买的同学就是那么几个,更多的同学则像狩猎一样地等在旁边,准备第一时间借来看。借的人多了,便要一个一个编号限时,借到书的同学就如饿虎一般,分秒必争地看,上课也不放下(高三时都开始进行复习了,新内容不多,所以也就不惧怕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寝室里几乎人手一本,不过旁边都放着正课的书本,做贼似的,一会看看闲书,一会看看门外,真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后来,有的同学就用报纸把漫画、武侠很仔细地包了起来,然后在封面写上《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一》、《高中物理金题大观二》等字样,就算老师来了,也只要镇定地把书一合,往旁边一放,适时地皱皱眉,作出沉思问题的样子就可以了。而同学之间借阅也更好启齿了,经常在教室里面听见有人在问,“那本《化学重难点手册四》你看完了吗?”而我们往往就在下面暗自发笑。寝室是大家公认的看书的最佳场所,熄灯以后,我们就把被子从床上垂下来(床下面就是自己的书桌),然后躲在里面看,光线可以完全被遮住,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我们还在看课外书。 

  到了高三下学期,课外书不再那么盛行,只偶尔有同学看看一些娱乐性质比较重的报纸权作调剂。 

  回顾这三年的时光,有些充实,有些失落,有些疯狂,有些空虚。遗憾的是课外书更多地充当了紧张学习的调剂品,而没有起到丰富自我认识和提高自我修养的作用。这一方面是现实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则因为自己对未来和对自我的认识不足。时光就这样无声地划过,像流水带走了一些东西,也沉淀了一些东西。权衡得失,却不觉后悔。因为高中的生活就是要自己在失去中领悟一些东西,在不断和书本和社会打交道中认清自我、认清现实。因此,感谢这草长莺飞的三年,感谢这些乱七八糟的课外书给了我丰富的高中三年。 

只拣大西瓜 重庆一中-四川大学 夏抒 

  每三个月至少看一本书,三年下来我拣了这么多大西瓜! 

  说来惭愧,上高中后我读书的最初驱动力是——我写不出作文了。当发现我写作时脑袋里干瘪瘪的,我就意识到我需要充电了。为了方便(也是为了强迫)自己读书,我特地加入了贝塔斯曼俱乐部,每三个月至少看一本书。悉数下来,发现自己高中三年很是看了不少书,其中散文居多,小说也有不少。 

  说到小说,我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戒迷——躲在厕所里看到凌晨4点钟。这部被喻为“西方西游记”的《魔戒》,充满了奇幻色彩,情节紧凑,重要的是它完完整整地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历史体系,每一个细节都如此到位,人物的心理描写也相当出彩,读来让人感觉如出己身,我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了。 

  昆德拉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我最喜欢《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小说所揭示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无奈和那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慢》也比较喜欢。昆德拉的小说中他自己的议论比较多,每一次论述都折射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的书读来很辛苦,却同时伴有自己的思考,让整个人的思想意识深刻了起来。 

  海伦的自传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看了,感动于她的执着与坚强不息。可是中译本没有英文原著好看。 

  我偶尔也会看一些网络小说,这种快餐文化只是拿来打发无聊的。但安妮宝贝的书有一定的深度,有点灰色,却把那种看不到明天的苦痛与麻木描写得淋漓尽致。另外,痞子蔡的故事很感人,文笔也很细致。 

  我还看了《小王子》,说实话我只是把它当一部童话来读的。虽说它揭示了很多世俗的现象,但我不想背上这些负担,还想保留一些纯真的想法。《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比较大胆的小说,它对性的描写相当露骨,却很具美感。余华的《活着》很乡土,平淡中见真情。 

  最近在看圣·埃克苏佩里另一部作品,被喻为世界三大哲理小说之一的《要塞》(前一部是《小王子》)。看了一部分就引发了我对人生、对世界的很多思考,相信读完定会收获不少。 

  散文中我比较喜欢周国平的文章,他的几本散文集我都看了。《守望的距离》最出色,是作者10多年的思考的高度浓缩。其中有关生与死的论述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自己也不断地思考,也有所感悟,但很原始很朦胧,不知道怎么用言语表达。《南极无新闻》带我去了一趟南极,那里的风光很美,蓝天、白云、大海,简单而丰富。《安静》也是不错的集子。我最近在看的是《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的书充满了哲学的思辨,也带领读者一起思考,文字浅显易懂,却又蕴涵着深邃的思索。读他的书可以使人得到净化与升华。 

  余秋雨的《霜冷长河》、《出走十五年》都是不错的集子。余秋雨的文章飘溢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许多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他用词新颖,比喻也独特,给人一种陌生感,却相当贴切形象。读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不少典故,并从中学到许多写作技巧。 

  张爱玲的文章显得很小资。文字很犀利,直中要害,打的比方往往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梭罗的文字朴实、清新,犹如一阵清风拂过,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再见了,可鲁》讲的是一只导盲犬的一生,平凡而伟大,令人动容。《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展现了希腊迷人旖旎的风光,美不胜收。 

  原来,三年来我看了这么多书!虽然成效不明显,我现在写作时脑子里东西依然不多,然而我认为我还是拣到了西瓜。读了那么多书,我的思想充实了不少。对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认识。 

  无论怎样,我还是有收获。历经过程,收获过程,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摇摆在消遣和思考之间 北京101中学-北京大学 王叶拾 

  一旦我开始思考读书的意义和选什么书才能获得最多的东西,读书就开始变得不像是一种享受了。我想这是我自己把一个体育爱好者变成了一个运动员。 

  其实我也知道读书给人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高三容不得我慢慢来了。 

  我从小就不是个爱看书的好孩子,尽管也曾在假期里埋头书中就再也拔不出来,但一直只把读书等同于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高一、高二尽管很闲,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缘自对读书的无意识,只有闲到无聊才会读书。反倒是高三,我才开始有意识地读书,越忙越想读书。但是单纯有趣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它空虚,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严肃的读物,又缺乏一种目的支持我读下去。 

  然而事实上,以前那种单纯的、无意识的读书,才真正给了我快乐。一旦我开始思考读书的意义,开始想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才能获得最多的东西,读书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像是一种享受了。我想这是我自己把一个体育爱好者变成了一个运动员。 

  比如引人入胜的小说,能轻松迎合人的好奇心,使人几乎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轻松地读下去,读小说也就成了是阅读生活中的一种休息。但我们不能总是休息,阅读不能总是消遣,在享受流畅、轻松、快速阅读的同时,思考也无形减少,阅读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 

  这使我对读娱乐性质的小说有种排斥,我知道那种书很有趣,而且是我在乱糟糟的环境中唯一能看得下去的书,但我看不清它对我来说除了打发时间外有什么作用,就像兴趣或许能够成为学习的动力,但并无助于将学习过程本身变得轻松有趣。虽然JK·罗琳说她喜欢读这类书,但千千万万读着这种书的英国人中,只出了一个哈利·波特的作者。这类书更像是个傻瓜相机,有着精密的制造工艺,但却不需要什么使用技术,也难以培养出摄影高手。于是我书包里经常揣着的是可能一页也看不下去的散文、杂文或是科普、哲学、历史之类的书。我无奈地看着同学已在图书馆借还了好几本悬疑小说,而自己仍然抱着自以为不错却看不下去的东西不那么舒畅地阅读着。 

  但后来我又想,通俗读物以情节取胜而缺乏更深的内涵,从而削减了思考的价值,是否就意味着作者的丰富知识和巧妙构思只能用来博读者一笑呢?比如《达·芬奇密码》,书中关于宗教、历史、建筑、艺术品的讲解或描绘多到了让人觉得作者在炫耀的地步,我有时也会跳过一些这样的段落,但那足够给我一些也许不那么容易从严肃著作中获得的新鲜信息;同时,由生动情节带出的知识性的东西也会显得更加有趣,甚至使我在读完这一本书后还会想去了解相关的东西。这就自然地构成了学习的一部分。这就像玩过游戏后想去学编程,自己编游戏。这部分学习的获得全在于自身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以及探索精神和下苦功夫的毅力。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探索,以至于从书中得到的只能是书的内容,而没有更多的东西。 

  高三上半学期看了一部分《西方文明史》、《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接着又看了昆德拉的《告别圆舞曲》。这样的小说确实需要思考,否则就只是个不那么使人兴奋的故事。鲁豫的《心相约》也看了一部分,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看的是报纸上的连载,挺有趣的。尽管开始是抱着高考写好作文的庸俗目的去读的,但最后发现有些故事只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归纳总结的。我记得那时看到他写齐白石老人每次以几块陈年月饼来招待客人,能看到月饼中爬出小虫来,我就曾想过,这例子能用在什么论点中呢?自己都觉得好笑。剩下的就是看了些散文,还从图书馆借过一本《散文》杂志的合订本,当时刚拿到班里,就听见有人说这种书看看封面就足够了。看完一期只记得好像有篇文章不错,剩下也跟没看过一样。其实我也知道读书给人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高三容不得我慢慢来了。我不能总期望着很快实现目标,可一旦怀疑读书的意义,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尤其是在读非知识性的书的时候。完全被动的阅读,痛苦而又少有收获。 

  后来下半学期看了不少报纸杂志,比起书来它们更丰富,更新鲜,虽然缺乏书的全面和深度。两者包含的信息类别也很不一样:读报会使现实感越来越强,而读一本厚厚的书常会陷入书中远离现实。 

  读书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些人能轻松地读书并从中获取知识,他们是幸福的读书人。而我常常会读不下去,但我又知道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书,因为不想做个无知的人。于是我经常在想读书的意义、方式、对书的选择。直到高三匆匆结束我才知道,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拿起书之后要让目标促使自己去读下去,同时不能急功近利。 

  每个人的阅读方式都需要自己探索,重要的是明确目标,同时不放弃思考。 

读得太少的遗憾 云南祥云一中-国防科技大学 杨积春 

  高中三年我过得很充实,遗憾的是课外书看得太少了。我对做人、处事以及生活的道理了解甚少,也没读过这方面的书,甚至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思考生活。 

  由于家庭的原因,我读高中很不容易,我便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读书机会。从高一开始,为着我的大学梦,我把全部精力放在每一堂课、每一次练习和每一次考试上,通过寻找每门课的兴奋点,力求让学习变得简单。比如我学得最好的物理,就有许多让我喜欢的兴奋点,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与现实生活很贴近,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几乎都能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取得联系;再比如数学,它教会我一种理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逻辑的推理方式,我完全被这种“人类思维的体操”征服了。找到兴奋点,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兴趣是需要发现和培养的,学习本身就可以是一种享受。 

  其实我很喜欢文学,高一时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时时闪现在我眼前,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后来,我又读了茅盾的《子夜》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两本小说。无奈学习紧张,还未曾读过中国“四大名著”,虽在电视里看过一些,但我还是想看一看原著。很遗憾没能在高中三年中,抽出部分时间认真读一读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伏契尼的《牛虻》和莫泊桑的《羊脂球》等名著,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汲取宝贵的思想营养。 

  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还忽视了许多问题。例如我很少和同学讲话,很少主动地与老师谈些课本以外的话题,甚至连我的许多爱好——如打篮球、踢足球、听音乐等——都受到了抑制。明明已经学得很累了,却又舍不得去打打球什么的。对我来说,社会生活这本大书尚未打开,以后我要补上这一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