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芜湖市镜湖小学网站
镜湖小学防踩踏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全面提高我校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时实施有效救援工作,防止因发生地震、火灾、斗殴或者其他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员慌乱、拥挤和阻塞通道(楼梯、安全出口等)导致的踩踏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学校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唐晓俐

副组长:杨骏  张学梅

成 员:李晓清  贾逸尘  王娟  许莉莉  俞晶晶  张蓉  秦进  肖敏 

胡静  刘琳  吴新艺  郑威 各班班主任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 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3、负责 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5、负责将 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职责: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一)、加强日常管理

 1、出操、升旗仪式、上专用室上课、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规划 各班学生上、下楼的路线,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 的楼道。

2、护导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3、各班行规安全监督员,每日在教室、班级门口楼道内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二)宣传教育 1、加强师生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 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 2、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 靠右行; 3、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教育提醒学生过道及楼梯要慢行,并设置防滑设施和防滑标志。

(三)检查整改 1、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 2、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定期对学校建筑物、 电器线路进行检查, 排查安全隐患, 发现问题限时解决;3、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4、对学校无能力排除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

(四)培训演练 经常要开展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能力;同时学校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全校 师生开展专项演练。

三、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告 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扭伤、骨折、挤伤、踩伤、坠楼、楼层倒塌或楼道拥挤造成伤害事故等。 1、目击者第一时间内报告校长室或事故负责人。 2、一般事故。学校发生无人员死亡,重伤 1 人以下的安全事故后,学 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局应急办报告, 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 报局应急办。 3、重、特大事故。事故死亡 1 人及以上、伤多人,学校应当在半小时 内口头向区、局应急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区、局应急办。 4、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 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二)事故处置程序

1、启动处置预案。发生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启动 本预案;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指令开展工作。

2、应急处置现场指挥。进入岗位。现场指挥部的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 后,根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情况汇总。参与现场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负责人、 现场处置教师迅速向学校现场指挥部反馈现场处置 情况,并由指挥联络组负责汇总;分析判断。学校负责人要向现场指挥 部总指挥详细报告事件的危害程度以及自己的分析意见;指挥决策。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现场指挥部迅速研究现场处置措施,果断作出指挥 决策。学校负责人按照决策、职责分工,认真准确地做好下达指令、报 告请示等工作。

 3、组织疏散、救护。迅速发出报警铃声,直至全体师生安全撤离;立 即打“120”、“110”急救电话,请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护;立即口 头报告教育局、各保险公司;依就近原则疏散,疏散路线按平时班级早 操进场秩序线路下楼;现场疏散、救护分工。注: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主任教师负责好对本班学生 进行疏导、保护、管理。关闭场所。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 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并保护好现场。配合调查取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目击的师生进行询问,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初步掌 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善后处置措施。评估分析。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 成后,总指挥部立即组成有关人员对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 并下达指令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收集动态。学校成立善后领导小组, 努力做好当事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预防事态延伸扩展。一旦发生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的事 件。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 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抚慰师生。学校迅速派出有关人员安抚伤员, 帮助受伤、 死亡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 同时, 积极协助家属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快予 以满足。其他工作。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处理、调解工作;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汇总情况上报区教育 局。

四、注意事项 1、应急队伍保障。不断增强学校应急队伍的总体力量、处置能力,若 进行重大调整和人事变更,及时报局应急办备案。 2、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应急队伍要制订相应的处置方案,并积极开展 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3、突发事件的宣传口径 4、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应保持畅通。 5、学校不接受任何新闻采访,不对外宣传。

五、事故报告、要求及现场保护

(一)报告程序要求:

 1、事故发生后,政教处除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外,必须立即向学 校报告,再由学校在第一时间报县教育局。

2、 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的 8 小时内将应急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及时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任何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 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时,在组织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散交通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 应当作出标志或绘制现 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六、事故调查处理

1、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政策和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 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有关责任部门如不履行职责或玩忽职守, 并造成后果,应追究其负责人相应的责任。

 

评论列表